所以说,当今的NBA是有在防守吗?
还记得开季时,Donovan Mitchell用惊为天人的单场71分打下生涯代表作,更震惊了整个篮坛。要知道,这种单一球员单场攻下70分以上的壮举,不知相隔多久才会再看到......
谁知两个月後,我们又再次见证了单场71分爆炸性演出。这次的主角是拓荒者队的Damian Lillard。
事实上,本季NBA单一球员单场攻下超过40分的总次数已是历史新高,且要知道本季还有约莫四分之一的赛程尚未进行!光从这点就能看出今年的NBA在进攻端有多强势。
当然,数据通膨的结果自然而然就是引来一阵批评,质疑如今的NBA太过软弱,缺乏碰撞,使得比赛失去观赏性......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也许从Lillard这场71分的代表战役中,就能够解答此一疑问。
首先,先邀请大家观赏一下本场赛事Lillard的个人高光,稍微体会一下那个疯狂的感受後,我们再扪心自问:这真的是能单用「防守太软弱」而轻轻带过的问题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不可否认的是,火箭的防守真的不怎麽出色,本场Lillard也确实有过不少外围空挡,但是真正造就单场71分的那些Tough Shot,难道真的能怪罪於火箭的防守吗?这点任谁都很难认同。
所以Lillard是如何拿下整整71分的?除了本就出色的个人能力外,用夸张的状态将射程拉到最远、并顺势解放切入路径,再搭配几颗不讲理的神仙球,这是Lillard本场能够砍下如此高分的主因。
所以真的是现代的防守太「烂」吗?换个角度思考,如果当今的进攻空间换到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我都很难苟同届时防守还会有那麽多「碰撞」。说穿了,如今的NBA是融合了各种战术、个人能力的展现,分数会高,除了节奏加快之外,空间拉开後让更多战术可以施展也是关键。更直接的说,我们之所以会有「过去的NBA比较多肢体碰撞」的想法,很有可能只是因为:
「所有球员都挤在禁区,你不想碰撞也难!」
可这真的是否定当今NBA防守强度的好理由吗?我并不这麽认为。如果今天联盟限制每支球队都只能在油漆区内、油漆区附近出手,我相信所谓「碰撞强度」绝不会输给过去。
也许Lillard这场夸张的个人手感过度放大了所谓进攻空间的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NBA在三分潮流盛行之下,进攻方确实比以往拥有更多可操作的弹性。这使得低位不能随便包夹、中距离地段更是完全解放,更别提那些时不时就能在Logo附近放冷箭的怪物射手。
照此脉络来看,与其说当代的NBA防守强度下滑,不如说防守难度上升。
可以理解空间解放後,缺少了激情的禁区肉搏,使得视觉上有些「软」,可是这并不代表防守变弱了,更不应该用「都没在防守」去否定球员高档的演出。
也许唯一能够争论的,是关於感觉有些泛滥的犯规与罚球数,或着更精确的说——买犯风气。
如果真要我挑剔如今的防守问题,哨音议题是我会较为关注的。自从Harden带起买犯潮流後,「赖犯规」基本上已经成为球星必备技能。如何在状态不佳时利用罚球有效取分?俨然成为当代篮球的显学。
联盟并不是没有针对这些陋习进行规则上的修改,去年球季初,就因为增加「不自然出手」的规则导致众多球星都花费不少时间在适应新尺度。不过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禁止了前仰跳投後仰抛投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其他试图让自己站上罚球线的手段,例如切入时去捞对手的手臂,如今都还是买犯绝活之一。
可是从历年NBA的场均罚球数来看,本季各队场均罚球23.7次,对比二十年前的24.4次、三十年前的27.7次,要说如今的NBA都是买犯、罚球?似乎也不太妥当。
总结来说,可以理解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不同的人向往不同的球风,这没有好坏之分。可若是要用现代得分爆炸来否定现役球员的防守,或许就有些不恰当了。毕竟如今的得分之所以那麽多,追根究底还是场上空间被彻底解放,Lillard单场71分的比赛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许是时候让我们更改视角,重新看待这些球星们的表现,好好珍视每一个值得写进史书的壮举,以及每个球员、每项纪录独一无二的魅力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