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zzlies Weekly(?) No.3】在Morant缺赛期间到回来以後….
在进攻战术主轴aka全队擦屁股超人Steven Adams长期休战,替补的energy guy兼小球中锋Brandon Clarke伤了阿基里斯腱,甚至可能报销到下季末的情况,仰赖中锋的掩护与roll in时间差的攻击型後卫们或多或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也就是灰熊进攻效率最低的时候。这段期间当然有不少收获,其一是逐渐找到自己能在不仰赖Adams掩护来进攻的Ja 及Bane,其二是终於慢慢走出冰箱且表现越来越好的Xavier Tillman Sr.。甚至灰熊还因此被迫得尝试更多JJJ为中锋的阵型,但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以JJJ为终结点的可能性,他也在Morant缺赛的期间扛起了进攻主轴,且效果相当不赖,防守也没有因为需要扛进攻而有明显下降。就让我们看看灰熊在这段不小的阵痛期有了什麽样的成长。
简单拿一个数据来比较
Pre All Star:
FGA:12.1 FG%:50.2%, 3PA:4.4 3P%:35%, OFFRTG:115.5, USG%:22.7%
Post All star
FGA:14.4 FG%:50%, 3PA:4.7% 3P%:28.8%, OFFRTG:119.2, USG%:25.8%
可以看到他即便在出手权(USG%)的变动没有相当剧烈的变动下,进攻的效率是有显着上升的。虽然近期3分低迷,但实际比赛内容会看到他更积极的到轴区要位甚至是持球切入攻击篮框,而在这段期间没有Morant,实质上能从外围冲击篮框的只有Bane跟Tyus的情况下,他可以帮忙分摊两人的任务。Jenkins也从一开始关键时刻还是不断把球交给後卫然後进攻卡死被打爆到现在愿意清空一边让JJJ自行找错位低位单打,即便他的频率没有一票中锋或大型侧翼多,但FREQ%也来到16%,而Post up PPP(每回合得分期望值)能来到1.04,甚至比一些低位单打怪物如老朋友大V、Vucevic甚至AD都还好,也就是说他的低位目前是足以威胁。
但是,他的低位是相当好针对的,毕竟运球脚步变化不大、大都还是用手感去抛、下盘始终不稳没办法让他每回合都站稳脚步、且传球视野不好的情况下,只要对手去做针对包夹或是他当天手感不好,就会变成频频打铁还被做进攻犯规。并不是非常稳定的得分手段。不过这些问题在有Morant回来跟Bane两个超级吸怪机在外围持球的情况下应该会被减缓,且还有Kennard这个无差别射手在外围帮他把空间拉到极致,让他可以放心发挥自己的低位单打。
在Steven Adams伤退後,原本被推上先发的Brandon Clarke并不是这麽适合与先发搭配的情况下,Xavier Tillman成为目前稳定的先发中锋。即便Under size,但他的防守多样性一直都是他可以在季後赛使用的武器之一。换防到对方前锋甚至爆发力好的後卫都可以踩好脚步跟上对方,对抗性也很足够不会让对手轻易的打到禁区,甚至真的让对方打到禁区协防也还有JJJ,也就造就了目前灰熊的铜墙铁壁
但缺点上他太矮还是硬伤,而Adams带来的篮板终究还是不可取代,而Xavier Tillman即便卡位意识跟下盘都足以让他卡到好的位置,但nba的跳跳体能前锋甚至体能後卫就是能冲抢拿下篮板再打二波进攻。Tillman在Adams伤退以後确实也只能场均抓到6.5颗篮板,更惨的是JJJ跟Aldama这两位高度足够的前锋偏偏前者下盘不好、後者整体对抗性更是需要磨练,导致灰熊在Adams伤退以後总篮板数已经掉到全联盟第23名。
不过他从G league回来以後除了自信心明显的提升之外,他在roll in 後接球终於不会漏球,也能带一步下球再去传球或是攻击篮框,把他原本打不进轮替的主因消除。虽然相比更之前他还可以投投三分放冷箭,现在却不行的情况下,进攻威胁性可能没有这麽多元,但在目前他当Adams的角色已经做得很称职甚至超过预期了。尤其是他跟Bane的搭配可能又比Adams能创造的更多元,因为他的横移速度快,除了实挡也能假挡後slip,让Bane在切传的选择上又更多,也能打手递手,Jenkins甚至有专为他们的组合设计give and go。